0%

1. 前言

第一次读这本书是在大二的时候,我在马原老师提供的参考书目中看到了这本书的名字,图书馆上一查还在架上,下了课马上就去图书馆取了书开始看。一开始看的还是很开心的,把这部分看完了,感觉收获许多。后来其他课程过于繁忙就没继续看下去了。这段时间看了西方哲学史,希望再完整看一遍。

在阅读西方哲学史的时候我就感觉概念实在太多,不同时期不同的哲学家都会提出自己的一些新概念新想法,对于我这样的入门者来说很容易失去辩论的焦点。艾德勒的这本六大观念属于哲学范畴史的研究范围,他从整个哲学史中归纳了120个观念,浓缩成64个,最后又精简成6个,可以说是最重要的一些点了。

2. 大观念

真善美、公平正义平等,我们日常生活中都会用到这些词,但是我们真的明白这些词意味着什么吗?不是每个人都能对这些观念进行仔细的思考。我也想搞明白这些观念背后意味着什么,那么这本书可以提供探索答案这个过程的指导

读这本书可以获得的结果

  • 对这些观念的意义有所了解
  • 了解关于这些观念背后哲学家们已经进行过的讨论
  • 知道这些观念和其他观念之间的联系

首先我们需要思考我们所说的观念到底是什么东西,在日常语境中,观念的定义有两种

  • 主观的,只有自己能体会到的,比如说某人正在经历的疼痛

  • 客观的,同时存在于不同人心中的概念。

比如说正义,虽然我们对正义的概念可能是不同的,但我们思考的是同一对象。

Read more »

在阅读到这一章的时候,我已经有点烦躁了,我逐渐无法忍受那时候哲学家们对与语言的运用,各种新创造的词汇却没有精确的定义,对我来说仿佛就是一段段的文字游戏,无法理解。

1. 黑格尔

将理性等同于神。

黑格尔是绝对的唯心主义:世界历史是理念的历史

辩证法

2. 叔本华

目标:回到康德

两个世界

  • 作为表象的世界:我们不能直接认识终极实在;
  • 作为意志的世界:表象世界中的线索表明终极实在是非理性力量

人类文明只不过是意志的升华

Read more »

1. 现象学

胡塞尔

假设:关于世界的一切知识都是以意识为基础的

要求:对意识及其所面对的世界进行研究。

方式:通过清除一切预设来进行意识研究

2. 存在主义现象学

2.1. 海德格尔

认为存在被语言学和形而上学所遮蔽了

呼吁回到前苏格拉底的精神

2.2. 萨特

Read more »

1. 理性主义

2. 笛卡尔

法国人笛卡尔为了构建自己的客观知识体系,他需要一个绝对确定的牢固基础。

寻找的方式是“怀疑一切”笛卡尔将一切可能被怀疑的东西通过怀疑排除,直到找到一种在逻辑上不容置疑的命题。这样的命题就是一切知识的绝对确定的基础

  1. 一开始,笛卡尔通过这种方式发现我们全部信息的来源都是我们的感官

  2. 然而我们的感官并不是完全可信的,因此笛卡尔发现他的怀疑方法走得太远了

  3. 笛卡尔意识到我们需要将一些基础的常识判断作为我们知识的合法基础

笛卡尔发现我们无法确定自己是否在梦中,甚至是数学,也可能是由一个“邪恶天才”操纵我们所得出的。但是思考本身说明了什么

  1. 最终,笛卡尔得到了“我思故我在”

笛卡尔相信上帝存在,证明过程可以简单归纳为以下四步

  1. 完满的存在应该知道所有,我有所怀疑,所以我不完满
  2. 除非我理解完满,否则我不知道自己是不完满的
  3. 完满的观念只能通过完满的东西才能在心中产生
  4. 因此,一个完满的存在是存在的

一些问题:

Read more »

地中海周围的沙漠地区诞生了西方世界的三大宗教

最早出现的是犹太教,后来其中一些小团体分离出来建立了基督教并向更多的希腊语、拉丁语地区传播。

在罗马帝国时期得到了广泛传播,并被罗马皇帝君士坦丁设为帝国的官方信仰

这一段时间的哲学被宗教所支配

1. 中世纪

2. 圣奥古斯丁

一开始耽于肉欲,于是信仰摩尼教,把自己违反道德的罪行归因于外在于自身的原因

但是这种思想不够深刻。在经过一次神秘体验之后,奥古斯丁皈依了基督教

他的思想中有很大一部分关注于人类的自由

  • 如果上帝是全知的,那么人就没有自由,人就不需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Read more »

这个时期的哲学家不够深刻、复杂、敏锐。是一个哲学衰退的时期

大部分哲学家主要关心苏格拉底的问题:我们应该如何生活

1. 伊比鸠鲁派

认为生活的目标是幸福==快乐。对快乐可以进行分类

  • 自然的欲望
  • 必须的:饮食、睡眠、安宁
  • 不必须的:性欲
  • 无意义的欲望:虚荣

他认为人应该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欲望,满足必须的欲望,将时间留给安宁。

2. 斯多葛主义(廊下派)

由芝诺创立。对自然科学不感兴趣,更多地关心人类行为问题。

如何让人生幸福?以合乎实在的神圣安排来生活。应该把欲望放在我们所得到的东西上。

但是如果在这种情况下还是会有残酷的现实损害人心中的平衡,那么斯多葛派提倡自杀。

Read more »

1. 智者:智术

由于社会转向的问题,一些哲学家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哲学家,而是修辞学家或者说演讲者。

流行的思潮是怀疑主义和犬儒主义

1.1. 普罗泰戈拉

认为成功之道是理解和运用传统习俗。他认为万事万物都是相对于人的主观性而言的。

名言:“人是尺度”

1.2. 卡里克勒斯和克里提亚

传统的道德不过是弱势大众束缚强势个体的一种聪明手段。证明:权力是好的,因为权力有助于生存,而生存是好的,因为它能让我们快乐(动物性的快乐)。

2. 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不认同智者们的观点,但还是受到影响,开始专注于人类本身的事务。

Read more »

1. 总

由于那时候记录的遗失,其实我们并不能很好地去还原那个时候哲学家的思想,只能通过苏格拉底时代哲学家的评注等来了解,然而信息经过转述必然导致变化,因此准确性大大降低了

但是总的来说,那个时候的哲学家们更加关注于

  • 创建关于世界的一般性理论
  • 都来自于希腊的外围

2. 米利都学派

这一学派的一些思想成为了西方科学传统的一部分,比如说渴望简明的解释,相信观察可以为理论提供支持。

2.1. 泰勒斯:还原论

泰勒斯相信万物最终都能被还原成。虽然世界在一直变化,但他相信一定有什么不变的东西,那就是水

虽然泰勒斯的结论在今天看来显然是错误的,但是他的命题背后的假设是我们所重视的。

还原论:我们所分析的对象总可以被还原成更为基本的一类事物。

Read more »

1. Why

在看这本书之前我已经看过了许多哲学书,但当我回顾起来,总觉得缺少一种宏观的思维路径,各个学说是如何发展起来并和其他理论联系在一起的。我希望像学习一本数学书或者工科的书一样以公理化的方式来重新构思我脑中的哲学。

这本书是一位哲学教授Donald Palmer的教材,这位仁兄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善于利用欢乐的方式教授哲学。在受够了其他哲学书繁杂难懂的文本之后,我选择这本书来进行学习。

这本书介绍了从公元前6世纪到21世纪早期的西方哲学,并用图文并茂的方式来阐述各个思想。

2. 目录

这次阅读的版本是第六版,较之前几版有了一些变化

全书一共分为8章,分别是

  1. 前苏格拉底哲学家
  2. 雅典时期
  3. 希腊化时期和罗马时期
  4. 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
  5. 大陆理性主义和英国经验主义
  6. 康德之后的英国和大陆哲学
  7. 现象学传统及其余续
  8. 实用主义及分析传统

从目录看起来,分割的原则不是很明确,有的时候是根据时间,有的是根据人物,还有根据地点的。不过各章的小标题基本都是哲学家的名字,大概就是根据不同哲学家的思想及贡献进行了分类。

3. 导言

Read more »

1. Python类

Python有风格指南PEP8,类命名使用驼峰格式,大写字母开头,任意后续单词都以大写字母开头

1
2
3
4
5
6
7
class TwoPoint:
def reset(self):
self.x=0
self.y=0
def __init__(self,x=0,y=0):
self.x=x
self.y=y
  • 添加属性,直接在实例中添加属性

  • 点标记法,对象.属性=值

  • 添加方法,以def关键词开头

函数与方法之间的区别之一是,所有的方法都有一个必要的参数,按照惯例,这个参数命名为self

  • 初始化,开头和结尾的双下划线表示特殊方法,可以提供默认参数

  • 注释,通过docstring的方式来支持文档注释

在每个类、函数的定义语句(冒号结尾的那一行)添加标准字符串作为第一行

2. 模块和包

通过import语句可以导入模块或者模块中特定的类、函数。

  • 永远不要用 from database import *这种语法,因为不利于后期的代码维护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