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0 导读
学科分类:应用学科,基础学科:遵循实证研究、证据的科学方法
作:科学性,人性。社会学研究起步晚,很多方面继可作解答:新态度,说服/彼此伤害、帮助/冲突
本书结构
- 研究方法: 重要思想
- 社会思维: 如何看待自己和他人
- 社会影响: 文化,从众,说服,影响。
- 人际关系: 偏见,协攻击,吸引帮助
- 在生活中的应用
2. 1 社会心理学导论
2.1. 什么是社会心理学:
研究周围情境的力量, 如何看待, 影响他人
重要问题:行为与脑,人性。这是为了助人助己?
重要观点:构建社会:社会直觉(无意识),态度性格决定行为.
社会行为$\to$生物性行为.信念
- 相关学科:社会学(注重团体)人格心理学:关注个体差异
2.2. 人类价值观
回答的策略。知觉为预期所左右。是,应该是,道德的鸿沟
是常识吗? 知道事实后才意识到其的存在。所以不太算常识
- 谚语存在矛盾,我们需要区分真正的预测和事后清葛
2.3. 研究方法
- 假设.验证: 理论,假设,(证伪,规律,可预测)
- 相关研究: 不同变量对结果的影响
- 因果,相关: 需要找到因果关系,相关无法解释因果
- 调查研究: 随机取样。问题的顺序, 答案的编制, 问题的措辞都会影响
用批判的思维制约查觉,用判断力提纯情感,用理解替代幻想
3. 2 社会中的自我
绪论: 人总高估自己的影响(焦点效应),自利, 自我关注, 界定自我
3.1. 自我概念: 我是谁
核心:自我感觉:对自己的判定(学者?运动员)
社会自我的发展:在不同环境中,比较带来烦恼;他人的评价
自我与文化:个人、集体,文化对人思维方式的影响.如何定义自己
自我认识:解释行为(被影响)预测未来时应先回望过去
控制的过程是很复杂的,难解释,无意识
3.2. 感知到的自我控制
- 自我效能:对自己能カ与效率的乐观信念可似获得很大回报
- 控制点:发生的事是自己还是受外部环境控制?
- 习得性无助,当努力无法改变境况时。促进个人控制, 成功的体验给人更大的效能
3.3. 自尊
- 动机:高自尊(维持自己的价值)因为人际关系有导向意义,需要他肯定
- 阴暗面:自尊受威胁时,打压他人,建立在外貌, 金钱, 别人赞美
3.3.1. 存在自我偏见:
对事件的解释:成功源于能力、失败归于运气。
高于平均水平? 把自己擅长的归于重要的,不擅长的归于不重要
盲目的乐观:增加了我们的脆弱性,而不去采取明智措施
防御性悲观主义:卖弱
- 虚假普遍性:获得的样本太少,不能得出正确的结果
这些情况的解释是: 都是在寻求自我确认,希望提升自我形象
反思:这些是虚伪, 我们应该有真正的谦卑
3.4. 自我展示
自我妨碍: 给自己创造失败的理由
印象管理: 自我监控, 他人印象
4. 3 社会信念与判断
4.1. 我们如何解释他人
使事情可理解
- 归因:个人?环境?同时考虑内因外因
- 经常犯的错误: 归因错误:低估环境的影响
- 为什么犯错,: 身份不同, 行动者,观察者。观点的变化, 文化差异
4.2. 社会信念
预先判断,信念固着。修正记忆, 重构经历
选择性注意,解释某事
4.3. 怎样做出正确判断
真觉的力量。避免过度自信(即时反馈,考虑偏差)
考虑情绪, 错觉
4.4. 信念倾向于自我实现吗
信念有产生重要作用,认为自己很强
4.5. 结论: 思维存在不足
应该要: 批判而不愤世嫉俗,好奇而不受蒙蔽
5. 4 行为和态度
5.1. 态度决定行为吗?
态度不能很好预测行为(言行不一)
态度,行为受多因素影响。
5.2. 行为何时决定态度
- 角色扮演,邪恶行为、社会运动
- 坚持自己相信的,相信自己坚持的
为什么会这样呢? 这是自我展示的需要, 通过让自己言行合一来减少不适感
我们可以通过行为来改变自己
6. 5 基因、文化和性别
6.1. 自然天性、文化多样性的影响
基因上大致相同,人类是文化规范的产物, 存在有普遍的社会规范
6.2. 如何解释性别
个体差异远超性別差异,平均水平上有所差异
6.3. 进化与性别:什么样的行为是天生的
进化学派(自然造成:生殖能力地位)但无法解释文差异。
6.4. 文化与性别:行为受文化影响吗
文化影响性别角色。时代表化。通过同伴的影响。
6.5. 结论
文化在生物因素的基础上对个体施加影响。
如何看待自己与社会
- 避免专断:他人自由:自己受影响
- 自我效能:把自己看作自由, 默认他人受环境束缚
7. 6 从众
7.1. 什么是从众?
和其他两个概念区分开来
- 服从(顺从), 奖励惩罚
- 接纳,共同价值观
7.2. 经典从众理论
由于群体压力或信念。他人判断影响自己判断
7.3. 什么因素可以预测从众
群体特征:人数、地位
事先有无做出过承诺
7.4. 为什么会从众
- 规范影响:人们希望获得别人的接纳
- 信息影响:其他人为自己提供事实证据
7.5. 谁会从众
不是个人的,而是社会所共有的。社会敏感性
如何抵制压力, 有逆反心理, 意识到自己的与众不同
8. 7 说服
轻信和盲从,仍是支配人类心灵的弱点
8.1. 说服的途径有哪些
注意$\to$理解$\to$记住$\to$行动: 中心途径
外部线索$\to$提示: 外围途径
8.2. 说明的要素
谁用什么方法将什么信息传递给了谁。
- 发言者:语气果断,语速较快,直视听众眼睛.
- 说了什么:情绪好时更易接受他人, 要搞笑
- 沟通渠道:面对面-书面-大众传媒
8.3. 邪教如何进行精神灌输
行为承诺的强调、运用说明原则,将人孤立在思想
8.4. 如何抵制被说服
预先公布自己的立场。温和地攻击。
人是否有观点?
开明但不要天真$\to$是否经得起推敲
遇到的每个人都可以充当我们的老师
9. 8 群体影响
9.1. 什么是群体
互动并影响
9.2. 社会助长作用:怎样受他人在场影响
观察者在场时,会提高简单任务的成绩。评价顾忌
9.3. 社会懈怠:个人在群体中会减少投入吗?
当完成集体任务而个人努カ无法评价时,会消极
9.4. 去个体化:何时失去自我感
匿名性:自我约束减弱。放弃道德约束
9.5. 群体极化:群体会强化我们的观点吗
交流会强化观点, 要多和别人交流
9.6. 群体思维:群体会阻碍还是促进好的决策:
对一致的渴望要求压倒真实评价。需要洞察力。
9.7. 少数张影响:个体如何影响群体。
当少数派具有一致性并且自信地坚持自信鼓舞他人.
群体可以很好也可以很坏。更紧张, 压制思维
但人是群居动物,为了生活资料、支持和安全感
社会关系篇
10. 9 偏见:不喜欢他人
本质是喜欢自己的群体
10.1. 偏见的本质
一种预判性的负面态度,刻板化的信息、潜伏
10.2. 偏见的社会根源
为自己的地位做辩解、家庭社会制度助长
10.3. 偏见的动机根源
挫折滋生效意,希望自己所在群体更加优越的愿望。
10.4. 偏见的认知根源
我们简化世界,夸大了群体内的一致性和差异性,将他人行为归结于内在品质。
10.5. 偏见的后果
刻板印象一旦形成, 就越趋向于永久存在,通过自我实现创造对应的现实
改变: 我们应该谋求更加平等的合作关系, 通过法律要求而非歧视
11. 10 攻击行为
人类可以非常残忍
11.1. 什么是攻击行为
- 敌意性攻击
- 工具性攻击
来源于
- 本能
- 挫败(自我期望与现实)
- 习得(观察,可以获得好处)
11.2. 攻击行为的影响因素
- 挫折、不适、锻炼、性刺激会转化为愤怒
- 电视节目、游戏、色情会扭曲社会认知
- 群体的影响
11.3. 如何减少攻击
(宣泄会更多地引发攻击)
通过减少令人厌恶的刺激,奖励和塑造非攻击行为
法律和执行法固然有用,改变文化才是根本
12. 11 吸引和亲密:喜欢他人和爱他人
我们有“归属需要”,与他人建立持续而亲密关系的需要
12.1. 什么造就了友谊和吸引
- 接近性
- 决定吸引力一外表, 与喜欢我们的人建立友谊(原因:利
- 态度,价值观的相似性。
- 与喜欢我们的人建立友谊(原因:利
12.2. 什么是爱情.
亲密,激请、承诺,在浪漫环境中,任何刺激造成的唤醒水平都可以称为激情
12.3. 促进亲密关系的因素
依恋、亲密的自我表露。付出与回报成比例伴侣之爱,持久亲密关系的结束:积极的,非对抗的沟通方式
婚姻关系, 幸福生活, 当代亲密而持久的婚姻关系正在减少
13. 12 利他: 帮助他人
13.1. 我们为什么有帮助行为
社会交换理论:代价小,收益大,帮助他人,消除内疚,维护形象
社会规范理论:互惠规范
进化心理学:帮助近亲或互利关系,自私的多,因此鼓励无私. 真正的共情的利他主义]
13.2. 何时会帮助
观察到其他人的帮助行为,时间不太紧的时候
旁观者增加将抑制利他主义
13.3. 如何增加帮助行为
诱导:产生吸引力, 增加责任感、激起内疚感
强制行善会减少自发之爱。
将社会心理学应用于生活
14. 13 冲突和和解
14.1. 什么会引起冲突
- 将个人利益看得更重,出现很多困境。因此立法限制利已
划分较小的社会群体以使人有更多责任感
- 为稀缺资源竞争,受到不公平对待、误解对方造成冲突
14.2. 怎么获得和平
- 接触:平等地位的接触减少敌意
- 合作:为实现同一个超级目标
- 直接谈判:将非输即赢逻辑变成“双赢”取向
个人权利和公共权利之间的冲突
- 个人主义, 共产主义各有弊端
- 要思考如何做好个人与公共权利之间的平衡
应用社会心理学篇
15. 14 社会心理学在临床领域中的应用
15.1. 什么导致了临床诊断的偏差
事后聪明导致判断的过分自信,错误误的诊断往往自我证实
治疗师倾向于问那些能肯定他们假设的问题
15.2. 伴随行为问题的认知过程
抑郁的人更消极的解释,回忆,对未来不抱希望。
积极的归因风格是有益的
15.3. 社会心理的治疗方法
- 外在行为的改变
- 改变思维方式
- 自信
- 他人帮助
15.4. 社会关系如何促进健康与幸福感
社会认知,社会关系影响健康和幸福
提升幸福感的方法:
- 幸福不来源于金钱。没有它使人痛苦,拥有但不一定幸福
- 设立目标,控制时间
- 表现出幸福。
- 寻找合适的工作,使技能得以发挥。
- 参加运动
- 保证足够睡眠
- 优先考虑亲密的人际关系
- 帮助他人
- 记录感恩日记
- 照顾精神自我, 信念
16. 15 社会心理学在司法领域中的应用
16.1. 目击者的证词可靠吗
目击者的心理记录仪不会犯大错
但当构建和复述所观察到的事时,错误就潜入了
16.2. 影响陪审团判断的其他因素
- 事实足够时,判决偏向于公正。
- 证据模糊时,倾向于先入为主的偏见
16.3. 什么影响了个体陪审员
个人因素,法官指示、构思一个可以解释的故事
16.4. 群体因素对陪审员的影响。
说服性论证,群体极化、信息交换。
更聪明地思考
- 知识受直觉,偏见的控制
- 做出判断不要依赖直觉,要科学分析、测试自己的预测和偏见
17. 16 社会心理学与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17.1. 什么是全球危机及如何应对
人口增长,消耗过多。要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17.2. 社会心理学中的物质主义和财富
财富带来更强烈的幸福感,但越来越多的钱带来边际效应
个体在现代世界中要承担自己的责任